从MIUI到HyperOS: 小米的炒作噱头还是另有所图?

  • 2025-07-23 09:00:15
  • 342

距离小米发布HyperOS、用它取代MIUI已经过去快两年了。作为比小米手机还“历史悠久”的Android第三方ROM(MIUI内测版发布于2010年8月,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于2011年8月),MIUI多年来一直是小米手机的象征,堪称Android阵营里最具特色的定制系统之一。从推出首款小米手机开始,小米就想做出和当时普通Android手机不一样的产品,而MIUI正是他们打造的专属系统UI。虽然初期被吐槽模仿iOS,但这套系统很快就走出了自己的风格。

尽管曾备受赞誉(相对早期的原生Android来说),但由于某些性能缺陷,MIUI一直饱受诟病。这些问题通常在使用半年到一年后才会显现,因后台进程和冗余文件增多,出现应用启动变慢、滑动掉帧、多任务切换卡顿等情况。小米曾多次尝试改进MIUI,进行了多次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更新,直到2023年10月,他们终于决定换个名字——连带着系统理念也一并调整。

如今快两年过去,HyperOS是否真的挑起了MIUI的担子?还是说,它只是换了个马甲的MIUI?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
HyperOS看着眼熟?貌似换汤不换药

2023年10 月HyperOS刚发布时,小米对用户的承诺尤为大胆。官方宣称这不是简单的更新,而是一次彻底的革新—— 要把手机、平板、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,甚至汽车都纳入同一个系统生态,听起来有点像华为HarmonyOS的宣传口号。小米希望HyperOS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骨架。

如今这套系统已经推给了全球用户,咱们也该抛开那些营销话术,好好琢磨一个问题:HyperOS到底是新东西,还是仅仅是MIUI换了身更简洁、更漂亮的外皮?有米粉如此认为:小米在各大Android手机厂商纷纷将魔改UI更名OS的风潮中,终于放弃了自己最后的操守。如今还在老老实实把自家Android自定义rom叫“UI”的,只剩三星(One UI)和华为(在国外依然叫EMUI)了,不知是不是一种讽刺。

大多数用户都是从MIUI 14升级到HyperOS的,第一感觉就是:这俩也太像了。其实这也能理解,毕竟MIUI已经沉淀了这么多年,突然大改反而容易让人不习惯。

主屏布局依旧,应用抽屉、通知栏甚至设置菜单都还是老样子,顶多字体微调了一下,动画效果更流畅了,多了几张新壁纸。但总体来看,这次视觉更新根本算不上大改,小米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。

没有翻天覆地的视觉革新

有些用户可能会觉得失望。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炒作之后,不少人期待着像苹果从iOS 6升级到iOS 7,或者谷歌从Holo风格(Android 4.4 KitKat)换成Material Design风格(Android 5.0 Lollipop)那样的大变革。那样的改动确实够震撼,但说句实在话,就算是苹果和谷歌,如今也很难再搞出那么大的动作了。

苹果自从iOS 7之后就变得保守,押注于循序渐进的缓慢变革,这次iOS 26的“液态玻璃”可能是多年来最彻底的革新。谷歌呢,自从Android 5.0棒棒糖引入Material Design 后,虽然在Android 9 Pie、Android 10里都做过调整,Android 16也比五年前的设计更清新、更灵活,但这些改动跟从Holo到Material的跨越比起来,根本不值一提。所以说,小米不想轻易丢掉 MIUI积累多年的视觉风格,其实也能理解。

MIUI曾经频繁大改,直到MIUI 12

MIUI以前可不是这样的,大版本更新经常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比如 MIUI 6对比MIUI 5,加入了透明元素,连通知栏都焕然一新;MIUI 8又换了思路,搞了顶部横幅和不透明背景;到了MIUI 10,设计又变了,而且这次的视觉风格一直沿用到后续版本,直到MIUI 12——被誉为“历史上最美丽的MIUI”,才又做了最后一次重大UI调整。

HyperOS依然保留了MIUI 12的视觉元素,只是局部做了些细微调整。动画更精致了,视觉上有了些新花样,但本质上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,算不上彻底革新。不过话说回来,HyperOS的改动本就不在表面,至少现在看来,它更像是一次底层的更新。

真正的变化藏在底层

这么多年下来,小米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。不是所有改动都要摆在明面上。HyperOS基于新框架打造,融合了Linux系统和小米自研的Vela系统,目的是支持更多类型的硬件设备,不局限于手机。这为小米SU7电动车以及未来的智能家居产品搭建了统一的系统核心基础。

性能上也有一些不显眼但很重要的提升:启动速度略有加快,后台内存管理更给力了。一些用户反馈,老机型升级HyperOS后多任务处理更流畅了,卡顿也少了。这些进步虽然算不上颠覆性,但长期用下来感受会很明显。部分手机的续航也变好了不少,可能是系统级的资源调度优化起了作用。

当然仍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,不过接下来的更新里,或许会有更多底层的优化。“祖传”的广告问题依然存在,虽然小米声称系统的广告数量减少了40%,但文件夹推荐、天气插件等多处仍藏着防不胜防的软性推广内容,关闭路径也需要在多个设置项中仔细查找,摆明了不想让用户关掉嘛。

小米的真正野心:HyperOS与生态布局

现阶段的HyperOS虽然没有带来革命性变化,但长远来看,它的价值有望逐渐显现。它不只是手机系统,而是要覆盖小米的各类设备。小米希望用户在手机、平板甚至汽车之间切换时,能获得“跨设备无缝协同”的体验。

最通俗地讲,比如你用平板修图修到一半,临时需要出门,直接拿起手机,不用重新传文件、找软件,打开相册就能接着刚才的进度继续修——因为手机和平板通过 HyperOS 实时同步了操作记录和文件状态;要是这时候有电话打进来,哪怕你正在用汽车的中控屏导航,也能直接在车载系统上接电话,不用再掏手机,甚至通话记录、联系人信息都会自动同步过来。

这本质上是想打破手机、平板、汽车这些设备的“孤岛”状态,让用户的注意力不用浪费在从A设备转到B设备的过程上,更专注于要做的事情本身。有意思的是,这和苹果iOS、华为HarmonyOS的发展方向很像。小米正借着HyperOS搭建未来的基础,而且肯定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

不过这个愿景要结出硕果,还需要些时间。现在对普通手机用户来说,HyperOS感觉就像换了波营销包装、底层做了点优化的MIUI。

结语

所以在你看来,HyperOS到底是什么?是换了层新漆,还是有更深层的改变?说实话,两者都有。现在的它更像是优化版的 MIUI,要是把logo直接换成MIUI 15,估计用户都看不出来。

但底层的系统改动和长期的生态战略,说明小米的野心更大。真正的转变可能不是现在看到的样子,而是未来能实现的功能。目前来看,HyperOS还称不上革命性的突破,这需要从长远来计议。有意思的是,据说下一次更新 HyperOS 3,终于要带来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