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汰油车哑火! 国家看明白了, 电车竞争变赔钱自伤, 赚老外钱没戏
- 2025-07-18 17:59:30
- 432
刚刚过去的五月,新能源车厂商脸上再难挤出笑容。曾经火热的电动车市场,销量曲线突然变得僵硬了——零售量同比下降近6%,环比上月也掉了近6%。这不仅仅是增速放缓的信号,库存积压问题开始尖锐显现。
理想汽车、特斯拉等一线品牌开始带头掀起价格战的腥风血雨。理想汽车狂甩接近5亿元真金白银搞促销,试图以价格战换取市占率。
结果却像烧钱游戏:利润空间被大幅侵蚀,陷入"不降价等死,降价找死"的悲壮困局。
昔日春风得意的电动车产业,瞬间变成了厮杀惨烈的修罗场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头部车企高管无奈自嘲道:"我们现在完全是赔本赚吆喝,表面风光,账本心凉。"这场看似繁荣的竞赛,内里是无数参与企业利润的不断失血。
在无底线的价格战面前,哪家企业能最终存活下来?似乎无人能预知答案。更可怕的是,内卷厮杀的同时,本被视为蓝海的海外市场也陡然变得阴云密布。
曾经畅想的"海外捞金"美梦,正被贸易壁垒逐步惊醒。欧盟近日对中国电动车加征高达38.1%的临时反补贴税,相当于堵死了一条重要出口通道。其他国家也在悄悄提高关税筑起高墙。想"赚老外的钱"?这条路已然荆棘遍布,中国电动车的成本优势被海外壁垒层层稀释。
在内外夹击的残酷现实中,"淘汰燃油车时间表"这一宏图是否也该重头审视?
国家层面显然已洞察这股寒意——从去年开始产业扶持政策已逐步从过去的普适性撒钱,转向精准滴灌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。
方向再正确不过:避免宝贵的财政资源沦为无意义内耗的燃料,也提醒市场参与者别再沉迷于低水平厮杀。
业内专家对此发出警示:"这已经不是争夺王位的擂台,更像一片无差别绞杀的战场。" 再一味依靠价格厮杀换份额,只会拖垮整个产业,不仅无法培植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,反而会导致产业链整体内伤深重。
中国新能源车的突围之路不该如此自缚手脚。
国内市场亟需一个从"卷低价"向"拼高质"跃升的转变契机。政策信号已发出:淘汰燃油车可以缓行几步,但技术必须奋力奔跑;赔本内耗必须休止,行业格局重塑刻不容缓。
电动车产业的未来需要的是攀登顶峰时紧握彼此的那双手——别让扶持产业的手,变成了企业之间互掐的手。
- 上一篇:唐嫣方曾回应迟到一个月未进组
- 下一篇: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