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i8要来了, 入门续航670km, 轴距3050mm, 预计7月正式上市

  • 2025-07-09 21:09:58
  • 915

理想凭借L系列在家用市场的快速扩展,目前已经稳居新势力品牌第一梯队,不过增程式动力虽然减少了用户的里程焦虑,但是纯电架构的缺失和纯电车型的缺失,也为理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,理想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积极推进纯电转型战略,虽然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销量折戟,但即将上市的理想i8却值得关注,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车型的产品表现吧。

理想i8虽然是首款纯电SUV车型,但整体设计融合了理想MEGA与L系列的双重语言,车头整体比例偏短,机盖带有较大幅度的前溜设计,让封闭式型面尺寸相对较小,星环式贯穿灯带被设置在前挡风下方,点亮后拥有了较为创新的灯效观感,远近光灯组则布局于车头两侧的纵向导流槽内,同时前唇中部为矩形的进气口,主动式的格栅在高速巡航时不仅能对机舱内进行降温,也能进一步降低风阻。

理想i8的车身侧面则带有清晰的溜背式车顶,同时与车柱区域均采用了熏黑涂装,让车侧拥有了悬浮式车顶和双色车身的设计,车门侧面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,同时车门整体保持平滑的设计,营造出类似游艇的豪华气场,车身裙边包覆了黑色组件,增加了细节区域的动感。车尾设计则回归L系列的沉稳风格,熏黑贯穿式尾灯与底部组件形成层次化结构,纤细的灯带也呼应了车头的星环式设计,后包围区域采用了上扬的黑色组件包覆,也让视觉重心有所提拉。

理想i8的座舱设计依旧会延续“移动的家”设计理念,但预计材质工艺将有一定升级。从谍照图来看,中控台将采用软质皮革与木纹饰板拼接,并在部分细节增加了镀铬饰条装饰,方向盘仍将集成微型仪表屏,加上双联屏和AR-HUD,构成了车内智能化的交互界面。中央扶手区域采用了上下分层式的设计,怀挡式的换挡机构也为台面腾出了更多空间,双分区的手机无线充电板、杯架及储物格均配置齐全,方便了主副驾乘客的使用,同时扶手下方也留有大空间的储物格,提高了日常实用性。

理想i8是品牌首个搭载MindVLA的车型,首先在感知硬件上整车进行了革新,车顶配有禾赛提供了激光雷达,配合英伟达Thor芯片,预计拥有500TOPS的算力,加上其他感知器件的组合构成了360°感知网络。在辅助驾驶功能上,根据部分媒体曝光,系统基于 了DeepSeek大模型训练,城市NOA功能可识别复杂路况下的非机动车与突发障碍,除此之外,人机交互功能也进行了情感化升级,不仅支持多模态指令控制,同时语言大模型也能根据用户指令自定义联想功能调节。

理想i8定位纯电中大型SUV,整车有着5085*1960*1740mm的车身尺寸和3050mm的轴距尺寸,车内采用了实用的六座布局,根据此前的谍照图来看,第二排座椅采用了独立结构,同时支持前后较大范围滑动,纯平的地台也保证了乘坐舒适性。第三排预计同样会保持较为宽裕的设定,保证全员乘坐时也能获得宽裕的乘坐空间。

动力方面,预计理想i8都将搭载双电机总成,电机总功率400kW(544Ps),预计拥有5秒级的破百实力,在同级家用SUV车型中也保持较为领先的水平,全系车型均采用全域800V高压平台进行打造,配合自研的碳化硅模块,在极寒天气也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放电效率,这也能化解一些北方用户在冬季用车的顾虑。整车搭载了90.1kWh和97.8kWh的三元电池组,CLTC工况下拥有670km和720km的续航里程,整车还配有5C倍率的快充接口,10分钟便能完成500km的补能。整车将搭载双叉臂+多连杆的悬架结构,预计也将搭载双腔式空气悬架,保证舒适性的行车质感。

写在最后

理想i8作为家族化进行电气化转型战略的核心车型,通过800V高压平台、碳化硅电驱及高效的电池组组合拥有了相对领先的性能表现,同时整车在家用场景的功能和智能化配置也达到了主流水平,不过决定理想i8后期销量表现的核心是价格,如果定价相对亲民,有望成为理想家族新的黑马。